今年来,上海农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以扎实推进林长制工作为重点,高质量、高标准促进林长制由“建立”向“见效”转变,推动林长制“有为”“有效”,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
因地制宜“扩绿”,提升生态颜值。2024年,已完成全场区域内成片造林 5663 亩,更新造林 4190 亩,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 1473 亩;完成森林抚育 7485 亩;培育树种20.3万株,其中光叶榉、朴树、乌桕等树种合计 4.3万株;林地保有量稳定在 6 万亩,本年度未发生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
扩面提质“护绿”,筑牢生态屏障。为了不断提高农场区域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今年上海农场更加重视新造林的抚育管理,更注重往年中幼林的抚育,强化林木的补植、整形修剪、病虫草害的防控,同时落实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的监测,在发生病虫害时及时报送并开展防治,完成森林抚育面积7485亩。
发展产业“兴绿”,壮大生态经济。林业公司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农场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今年,在推进林下经济产业中再出新招,探索“林下套种菊花”新模式,通过“以菊养树”“以短养长”,生态上能够最大化提高林地及空间的利用率,既涵养土地,又能促进公司增收、林业增效、生态增绿,林业三大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林上林下双收益。
近日,上海农场林长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聚焦上海农场林长制区域联动合作,回顾了以往的合作成绩,分享了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内容。会议表示今后要持续以“林长制”为纽带,不断加强交流协作,以“林长制”为引领,通过区域联动,强化联防联控,共同保护森林资源,守护绿水青山。
上海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为志针对未来林长制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切实提高林长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今年,农场区域林木资源质量显著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凸显,林长制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良好。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问题为导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巩固林长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把农场发展好、经营好、建设好。二是准确把握全面建立林长制的重点计划、任务。主动谋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和各驻场单位实际,林长办要与各单位对各自区域内防风林带、农田防护林带、护岸林带、护路林带、堤防林带提前谋划,合理确定2025年造林实施规模和预算,并且定期分析、研判、总结,全力抓实整改推进。三是全力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林业公司要切实提升林木的栽植质量,林长办及各驻场单位要细化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严格防范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确保全面完成林长制各项改革任务,以林业“含绿量”提升区域发展“含金量”,努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林业力量。
“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全面推行林长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接下来,上海农场会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更加深入地推动区场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协作,着力在“扩绿、兴绿、护绿”上下功夫,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让农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