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农场发展、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务实举措,7月31日至8月1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明芳,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徐子瑛,带领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总部相关部室(中心)负责人赴上海农场开展实地现场调研。
是明芳对上海农场近年来在产业创新发展、社区管理上的成绩成效予以肯定,并对大丰区委区政府给予上海农场的支持和长期奋战在上农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感谢。他指出,一直以来,上海农场发挥着上海保供底板的强大功能,在建设殷实农场过程中迈出坚定步伐、在构建超级农场过程中初步形成力量、在建设民生农场过程中不断进步。
是明芳调研走访海丰社区旧住房时指出,这次调研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践举措,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重点解决农场民生改善,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民服务的生动案例,尤其在职工居民期盼的改善住房条件的问题上,要集地方和农场的力量积极联动、克服困难挑战,把改造、修缮、重建农场危旧房改造工作做好。
是明芳在产业调研座谈会上强调,作为光明最具战斗力和发展潜力的农场之一,上海农场承担着上海主副食品供应重要“压舱石”作用,必须在产业基础、产业能力、产业生态上下足功夫、做足工作:
在产业基础上,上海农场要将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进一步确认好,将沃土工程进一步拓展好,将服务当地农民技术的集成作用进一步发挥好。
在产业能力上,上海农场要注重发挥超级农场在生产、协调、调剂、服务等领域能力的平衡与整合,作为连接沪苏的桥梁纽带,要带动当地融入沪上市场,真正成为为农、惠农、支农、助农的重要力量。
在产业生态上,上海农场要构建联农带农产业生态体系,加强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为当地提供农业技术、基础设施设备、金融等多项服务,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实现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徐子瑛结合上海农场发展实际和“十五五”规划新蓝图,提出几点要求:
上海农场要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全流程管控,提升企业质效。同时,要研究探索“宠物经济”动物鲜食等新业态,寻找资源高效转化与产业升级突破新路径。禽蛋产业要向可生食等中高端蛋品市场迈进,不断提升禽蛋产业市场竞争力和鸡蛋产品附加值。光明渔业要进一步打通上海水产品市场,提高对上海及周边城市保供能力,要积极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农技服务业务要持续加强无人化农业设施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提升服务现代化农业的能力与水平。
是明芳一行对上海农场正阳禽业有机肥厂、光明渔业养殖场、智能灌溉研发与水生态综合试验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会上,上海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为志作专题汇报,上海农场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各部室及子公司党政负责人等参加调研。
作为上海市域外最大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上海农场坚决执行集团“稳增长、慎投资、优管理、创新实、机制活”工作要求,以“找问题、找风险、找增长点”的“三找”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创效,持续构建“一强二优三高”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保障上海优质主副食品供应的水平和能力。
从“增量”到“升质” 重塑禽蛋产业生态
围绕“千万羽禽蛋超级产业”战略布局,上海农场心无旁骛“养好鸡、卖好蛋”,从追求产能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新赛道转换。
上海农场通过丰富产品矩阵和延伸产业链,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养富集系列蛋品矩阵,不断推出营养健康蛋品多项选择;另一方面,主动寻求机遇,变废为宝,将鸡粪作为有机肥原料,可年产有机肥3.5万吨,目前,上海农场正尝试开发小分子有机肥新品类,提高有机肥产品科技层次,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同时,上海农场扩大“三平台一标准”覆盖面,让养殖户融入现代禽蛋产业链,打造多方共生的农业生态体系,提升沪盐场地禽蛋产业化联合体蛋鸡合作数量和养殖户合作紧密度,联农带农联合体由数量型逐步转型为规模质量型,带动区域蛋鸡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联动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光明模式”。
“一体化”+“配送” 努力办好民生“食”事
上海农场积极推动正阳定食转型发展,深化学生餐业务“一体化服务”与“食材配送服务”双轨并行模式,持续优化学生餐业务核心竞争力。
聚焦学生餐及团餐市场,上海农场持续开发、升级多样化净菜等自主半成品与成品,提升产品标准化、定制化程度,满足客户多重需求,为拓展更广阔的学生餐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将学生餐成功经验拓展至团购、团膳、为老餐厅等业务版块,构建起覆盖多元场景的食品供应服务体系,为区域民生保障注入新动能。
“4+2”体系构建 赋能渔业“乘风破浪”
上海农场以防风险、强根基、促发展为原则,以生态养殖、产品优质、提质增效为目标,科学布局、守正创新,力促光明渔业保供能力与经济效益双跨越。
根据养殖区实际情况,上海农场解放思想,迎挑战抓机遇,通过差异化布局,科学划定绿色示范区、合作养殖区、产业联动区、渔光互补区四大功能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模式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步推进良繁中心与生态暂养配送中心“两个中心”建设,催生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赋能光明渔业“乘风破浪”。
聚力“三大支撑” 护航全域“加速度”
作为管理当局,上海农场以林业、沿海、生活全方位、高质量的支撑服务,为全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农场全力建设“杨树银行”,近三年来累计栽植杨树61.4万株,“十五五”期间,农场将进一步夯实“杨树银行”,为构建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光明未来贡献绿色动能。
上海农场将发展智能灌溉与水生态治理业务作为经济增长点。不断精进智能化灌溉设备,成功推广智能灌排系统5万余亩。在水生态治理上已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数据,为水环境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农场电力、油品、会务三大板块齐头并进,以逐“绿”而行向“新”发展为引领,紧扣区域“链式、集群、生态”发展方向,排摸辖区光伏资源,加速分布式光伏规模化落地。
抓好稳产增效 升级养殖管理体系
尚宝牧业围绕“稳基础、降成本、增效益”的工作目标,不断抓牢养殖基础工作,升级生物安全防控策略、严抓成本管控、优化销售策略,全面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改革增效提服务 增进福祉惠民生
上海农场积极推动社区扁平化改革,通过取消办事处管理层级、优化职能部室设置,减少部门12个,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海农场持续深入推进域外养老服务政策、文化惠民、实事工程落地,筑牢安全防线,提升社区治理与服务质效,打造职工群众的幸福家园。
下一步,上海农场将围绕集团战略,深入谋划“十五五”,找准主营业务突破口,打造新产品、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向着“产业先进、环境优美、生活优越”的殷实农场目标不断迈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