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寒潮带来的持续低温天气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光明渔业提前部署,积极应对,全力做好池塘越冬管理工作,确保存塘鱼安全越冬。
加强病害预防。由科创中心牵头,养殖队在越冬前加大鱼体检查频次,杀灭鱼类体表的寄生虫进行杀灭,鱼种提前送样进行病毒检测,对其他病症或不明显的轻微病害,对症用药彻底治愈,避免存塘鱼带病越冬。冬季定期消毒,避免鱼类在越冬期间因皮毛影响销售或发生病害。积极推进病毒检测工作,锚定在越冬前完成所有塘口脾脏病毒检测的目标,针对携带病毒的养殖塘口,分塘实测,逐一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药物使用和应激反应,确保鱼体稳定。
改善水质环境。各养殖队在越冬前对水质偏瘦塘口进行肥水培藻,提高池水溶氧量,加大底质较差塘口改底产品的使用频次,越冬期间坚持定期检测水质,分析藻相,防止指标、藻类异常对鱼类造成损伤;对于水位偏低的塘口,提前加注新水,防止低温结冰,严寒冻伤。对于需要越冬的塘口,工作人员提前换水50cm左右,去除有害物质和病原菌并提高水深,保持水温相对稳定。换水后及时消毒、改底和肥水,为鮰鱼提供舒适的环境。
合理安排投喂。不同定位塘口在越冬前根据越冬方案提高饲料档次、投喂越冬保健产品,增加鱼类肌肉厚度、脂肪积储,提高鱼体免疫力。越冬期间结合气候变化调整越冬料的投喂频次,精确投喂量,既减轻停食带来的鱼体“掉膘”,也减少饲料浪费,避免增加鱼体负担。在越冬中期,根据水温投喂不同比例的饲料,改善水环境,维护肠道健康。在越冬后期,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加强鱼体体质,预防病害。
加大巡查力度。在岗养殖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巡查,查找问题,早发现早排除,重点关注人员、池塘堤坝、生产安全,监测水温、溶氧、池鱼情况;安装、维护驱鸟网绳,驱逐有害鸟类,减少外因造成的鱼体损伤;对极寒天气可能出现的池塘封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并根据市场、渠道需求,积极推进存塘鱼捕捞销售。(韦娟 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