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当然要吃鲜
听说现在的鱼从塘口到餐桌最快只需8小时
这样的速度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绝招”
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
光明渔业,这个位于上海飞地的国有养殖公司,拥有养殖基地近8万亩,年产淡水鱼2.5万吨,是华东地区数一数二的标准化养殖基地。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鱼的鲜美,公司减少从捕捞到配送的中间环节,从塘口直达餐桌,快速配送,减少鱼体应激反应,使消费者享受最鲜的美味。
分塘分级养殖,规格精挑细选
为满足渠道个性化需求,公司实行分塘分级养殖,在不同的塘口分别投放不同规格的鮰鱼苗,使成鱼养成期形成梯度,确保每个时间段都有符合规格要求的鱼上市。
光明渔业副总经理陈道军:江边城外为了给客户最好的食用体验,选取2.2—3斤的鱼活鱼现烤,为了满足渠道需求,公司实行分塘分级养殖,对不同的塘口投放不同规格的鱼苗,一是保证货源稳定供应,二是减少多次挑选规格对鱼带来的损伤。
此外,公司于开塘捕捞时进行人工挑拣,仅挑选出体型匀称、活力旺盛且符合既定规格的鮰鱼。在上海设有前置仓,捕捞上岸的鱼儿将首先运至前置仓进行暂养和再次分级,经过二次筛选后将直接配送至江边城外的各个门店,以最大程度确保其新鲜度。
一条鱼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到餐桌?
为了满足江边城外的产品需求,光明渔业从鱼苗培育、溯源管理、质量检测三个关键环节入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一是从鱼苗着手,严把鱼苗投入关。公司强调苗种质量对养殖成效的重要性,从国家级良种场引种,并建有鮰鱼苗种养殖基地,确保种源优良。二是搭建溯源体系,养殖全程可追溯。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智慧渔业养殖系统,详细记录每条鱼的养殖信息,变会养为“慧”养。三是多重检测,食品安全有保障。一条鱼从出生到餐桌,要经历“鱼苗进塘检测-养殖中定期检测-出塘前7天左右抽检-上海前置仓检测-江边城外不定期‘飞行’检测”这5道检测,可谓过五关斩六将。
光明渔业技术总监王中清:一条鱼是否健康仅凭肉眼观察鱼的体表特征,无法准确判断其健康状况。光明渔业配备专业检测中心,制定标准化检验流程,通过检测化验,由质检人员做出权威判断。
自合作以来,光明渔业已为江边城外供应活鱼超330万斤,未来双方将不断深化合作,持续为市民输出更鲜活、更健康、更美味的鱼,共同探索“舌尖”的无限美味。
“食品安全”是光明渔业与江边城外始终秉持的第一原则,双方本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健康农产品的初心,真正实现光明渔业基地直供、江边城外活鱼现烤的合作经营模式,让高品质、可溯源的光明活鱼经江边城外精心烹饪呈上消费者的餐桌。(张雅婷)